查看原文
其他

评论 | 孙犁:谈评论

小说月报 小说月报 2022-04-10

编者按


       近日,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意见”)。意见指出,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,坚持正确方向导向;要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,健全文艺评论标准,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,把政治性、艺术性、社会反映、市场认可统一起来,把社会效益、社会价值放在首位,不唯流量是从;巩固传统文艺评论阵地,加强文艺领域基础性问题、前沿性问题、倾向性问题等研究;严肃客观评价作品,坚持从作品出发,提高文艺评论的专业性和说服力,把更多有筋骨、有道德、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。

       优秀的文艺评论体现出评论家对时代与社会的全面把握,展现出一个国家的审美与思想高度,同时推动着文学场域的良性发展。就何为好的文艺评论这一问题,孙犁先生在写于1983年的文章《谈评论》中阐发出前瞻性观点,其中许多与意见不无契合,使二者构成了一种跨时代的巧妙对话,足可见先生的思想之先锋。本期将《谈评论》一文登载于此,供读者朋友赏读,愿读者诸君通过此文对意见之精神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。

谈    评    论

作者:孙犁

       评论文章,并不是那么容易,就能写好的。评论一个人难,评论一篇文章同样难。评论一个人,要能知人论世,设身处地。就是要把一个人,同他所处的时代、环境联系起来,才能客观,有可信性。评论一部作品,如果对作家的时代、环境,毫无所知,就作品评作品,其肤浅就可想而知了。

       近年评论《红楼梦》的学者们,对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环境,研究得可以说是广泛而周到了。但有些研究,简直与作品风马牛不相及,牵强附会,甚至虚假不可信。用这种资料,去研究作者以及作品,那也将是徒劳无益、甚至有害的。评论作品要靠对作家的了解,但如果了解得不准确,而自以为是,写出来的评论,就会更糟。

       几十年来,在这个文艺圈子里,我们看到过或经受过各样的文艺评论。有些是声讨式的一篇大文,赫然出现在大报上,情况严重,声势浩大,立刻使所有执笔为文者,及其家属亲朋,都感到战栗。有些是吹捧式的,一部作品,经权威者发见,推崇备至,封为一流,遂使万人空巷,钟鼓齐鸣。这是两个极端,时间已证明多为荒谬,可以不必再去谈它。

       党的三中全会以后,实事求是的文艺批评,重新为人们所提倡。但因为积重难返,真正做到这一点,还是很不容易的。鉴于过去棒喝主义的恶果太惨重,声讨式的评论文章,近来确是不常见了。吹捧式的评论,其数量虽不见减少,其程度——即吹捧的调门,却有渐渐降低的趋势。一般说来,目前的文艺批评,总的缺点,还是忽视艺术分析。具体说来,有如下几个方面:

        一、架子太大,识见平常。很多文艺评论,文章很长,间架很大。好像不如此,不足以称为文学评论似的。这是一种传统习惯,而表现在文艺评论家那里,尤其显著。文章的规模,他们取法于古典批评家,而细观其学识和见解,又多不相称。
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云亦云,角度一样。读关于某一作家的评论,常感到这一点。当然谈的是一个人的作品,会有相同内容。但是在艺术分析方面,甚至所用词句方面,雷同之处甚多,读起来就缺乏兴味了。着眼的角度,也大体一致。不能另开途径,探讨新的领域,以丰富对这一作家的研究。
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争执不下,没有准绳。现在,对于过去说是“有问题的作品”,叫作“有争议的作品”。在讨论时,总是有两种完全对立的意见:甲说很坏;乙说很好。争执一通,无结果而散。这就叫作争鸣吗?任何事物,总有一个衡量标准,定其质量。现在评论文章,不大提政治标准了。其实历代文艺批评,并非完全不顾政治。艺术标准,也不是抽象的,不会是各执一词,就可以罢休的。不能把文艺上的什么主义,或什么流派的主张,各有所好,随便拿来,作为衡量人间一切文艺的尺度。对于艺术,古今中外,总是把现实生活、民族传统、社会效果,作为评价取舍的标准的。

       如果一个民族,能以其不断向上的正义的力量,维护着一个人心所向的道德标准;同样,这个民族,也就能维护着一个人民共同认识的艺术标准。


        1983年9月9日晨

/ 选自《孙犁文集》(补订版)(百花文艺出版社,2013)/ 

· 购 买 方 式 ·

0 1

百花文艺出版社官方微店

0 2

百花文艺出版社淘宝店

小说月报微信 

刊物最新动态,作品精彩文字,作家创作感言,

读者阅读心得,文坛潮流脉动,

随时随地向您报告。

经典点亮生活

长按识别右方二维码关注我们


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即可购买《书衣文录全编》。

“在看”我吗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